2020年11月16号下午14点,由山东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的研究生特色学术活动,材料学院承办的第962期“稷下风”研究生学术讲坛在千佛山主楼小松讲堂如期举办。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工学院副院长、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士王钻开教授前来材料学院进行学术交流,王钻开此次报告的主题为“基于界面创新的水能关系”。本次论坛由李辉教授主持。

会议开始,李辉向大家简单介绍了王钻开,并对王钻开的到来表示欢迎。其后,王钻开对基于界面创新的水能关系展开了讲解。王钻开讨论了其在表、界面领域的最新创新,即水能关系,并讲解了拓扑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如何控制改变三相界面的相互作用并实现最优化的功能,包括如何有效地从空气中收集水,如何利用液滴进行高效壁面冷却,以及如何使用一个液滴来点亮一百个LED。

现场的同学们对王钻开讲解的内容非常感兴趣,并对报告内的关于“界面创新”等问题向王钻开进行了提问,王钻开也热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整个讲座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讲座最后,李辉对王钻开的到来再次表示欢迎和感谢,论坛到此圆满结束。

王钻开,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工学院副院长,国际仿生工程学会会士。他2000年在吉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8年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一年博士后研究后,于2009年9月加入香港城市大学。他是香港青年科学研究院的创始成员,荣获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奖(2016),香港城市大学杰出研究奖(2017),香港城市大学校长Lectureship(2018,2020),国际文化理事会青年特别嘉奖(2018),上银机械优秀博士论文银奖指导导师奖(2019)和科学探索奖(2020)。主要从事表界面工程在材料和物理等交叉领域的研究,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结构-功能基本属性并将其概念化为仿生设计理念,与微机械制造相结合,提出构筑、调控仿生表界面行为的新机理和新方法,从而推动仿生科技在能源、材料、环境等诸多领域的发展与应用。过去7年连续在Nature/Science以及子刊发表论文14篇,科研成果在Nature、 Nature News、Nature、Materials View等多次作为专题和封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