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柔性传感器:从单一功能器件到多功能集成系统
报告人:沈国震(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
报告时间:4月28日(周四)上午10点
报告地点:主楼二层会议室
报告简介:
近年来,随着柔性电子学的发展,柔性传感器在电子皮肤、医疗领域、虚拟现实、可穿戴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而万亿传感器时代的到来也给柔性传感器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新型可贴附、可穿戴、便携式、可折叠等柔性传感器的研究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当前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由于其特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具有优异的传感性能,在此次报告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基于一维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柔性传感器领域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包括设计和研制柔性光电探测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两类器件。并在柔性传感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传感-储能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沈国震,男,1976年8月生。研究员,课题组长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1999年本科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4-2009年分别在韩国汉阳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美国南加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2013年2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兴趣包括低维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柔性电子与柔性储能器件领域的应用。2001年至今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Chem.Soc. Rev.;J. Am. Chem.Soc.;Angew. Chem.;Adv. Mater.;Nano Lett.等国际SCI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获引用超过8200次,论文H指数为49。主编Flexible Electronics: from Materials to Devices;NanowireElectronics英文专著两部。先后获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第十八届国际超晶格-纳米结构-纳米器件大会青年科学家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现任NanoscaleResearch Letters(SCI收录)、Progressin Natural Science: Materials International(SCI收录)等十余种国际期刊编委、编辑等职。
联系人:尹龙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