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年会暨材料创新高峰学术论坛举办。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魏炳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燕山大学田永君教授出席会议。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出席会议并讲话。
王琪珑副校长向一直关心支持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山东大学学科建设和平台建设的情况,同时对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对实验室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和展望。他表示实验室的发展对于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十分重要,希望实验室在各位委员指导、支持和帮助下,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主任刘相法教授就实验室定位与研究方向、研究水平与贡献、实验室的特色工作、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开放与运行管理等方面作了2017年实验室工作报告。会议还听取了武玉英副教授、张存生副教授、陈姬副教授、周传健教授、张忠华教授、张子栋副教授、刘帅博士生等就耐热高强铝合金及晶种合金研究进展、高性能大规格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挤压成型及应用技术、基于三维熔池形态的高速GMAW焊缝成形缺陷产生机理及抑制措施的研究、甲基苯基硅橡胶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合金凝固控制与选择性腐蚀、双负材料的原理框架和制备构筑、熔体脆性在大规模制备高性能金属多孔新能源材料上的应用所作的学术报告。
与会专家评议了实验室的工作报告,对实验室在本评估期内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对今后工作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魏炳波院士总结归纳了各位专家的指导性建议,着重指出实验室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影响力,形成实验室的学术品牌;要充分利用山东省的各种资源优势,进一步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要加强实验室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的作用,重视在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防领域的发展与贡献,做到“顶天”,立足山东省地方经济建设,结合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为地方发展提供智慧方案,做到“立地”;要强化学科交叉融合,做好材料文化建设。田永君院士表示,实验室近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研究方向更加集中,实验室要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努力培养一支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师资队伍,要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建设能体现特色和水平的知名团队。
会议期间,实验室举办了材料创新高峰学术论坛。田永君院士、东北大学刘相华教授、南京理工大学赵永好教授、天津大学刘永长教授、山东大学陶绪堂教授、天津理工大学丁轶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到底能合成出多硬的人工材料”“变厚度轧制理论与应用新进展”“纳米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变形机理”“耐热钢研究中的‘思’与‘行’ ”“晶体材料研究——从体块晶体到单晶纤维”“纳米多孔金属电极材料在新能源技术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十几位专家参加会议。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列席会议。山东大学材料学院200余名师生参加并聆听了报告。

学委会委员和与会专家合影


王琪珑副校长致辞

魏炳波院士主持会议

田永君院士作报告

刘相华教授作报告

赵永好教授作报告

刘永长教授作报告

陶绪堂教授作报告

丁轶教授作报告